第(2/3)页 79年起,不管是亚视,TVB,还是三大唱片公司,都在大量买入歌曲版权,抢签知名歌手。 只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磁带播放器开始上市,磁带形式的唱片,销量正在飞速上涨。 所有乐坛的资本家都嗅到风向,想在新风口中占据先机。 天娱没有版权库,没有作曲大师,没有发行渠道。 想加在乐坛大战中,有所收货,一定要抓紧手上的艺人。所以,尹照棠跟张帼荣几人都很好讲话,要转会冇关系,觉得合约金高,公司都帮忙谈! 阿乐明白大佬做事的风格,不是强抢艺人佣金,是希望公平交易。 用出卖暴力,来保证艺人安心搵水,在多捞到的钱里,抽一点点。 要是能凭社团的力量,在谈合约时有所作用,都算是锦上添花。 “大佬,我会尽力办妥,一定让阿荣觉得没白交钱。”阿乐笑道。 尹照棠微微颔首,拿出雪茄,轻嗅着道:“在经纪公司账上,划五十万港币出来,专门收购音乐版权。” “不要只会登广告,坐在办公室里等好歌上门,多发点邀歌函,主动找大师邀歌买歌。” 阿乐面色苦笑,大声抱怨:“棠哥,音乐圈赚钱快,物价都更高啊!” “三年前,顾嘉辉一首歌五万港币,今年都涨到三十万啦。黎小田一首二十万,有点名气的都要五万以上。” “五十万分分钟花完,连一张专辑都做不出来。” 尹照棠吐出白烟,嘴角带笑:“干嘛一定要在港岛买,去台岛,日本都OK啊。” “你去东京找雅马哈跟索尼音乐公司,买粤语翻唱版权回来。” 阿乐皱眉不解,出声问道:“买鬼子的歌做什么?” “填上粤语词,修修改改,那就是我们的了!” 普通市民根本很少能听到日本,欧美音乐,港岛乐坛利用信息差,走捷径炮制热歌,正式在80年代,港乐巅峰期的事。 这种操作,扼杀了港岛的创作人才,但某种程度上,起到很正向的作用。 让港乐有足够的传唱度,打开了内地市场,真让乐坛有一段鼎盛期,吸引更多的人来创作音乐。 张帼荣首张国语专辑,亦在华星唱片发行的第一张专辑《风继续吹》。主打歌《风继续吹》,其实便是翻唱山口百惠的《再见的彼端》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