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、受教-《观音柳叶刀》
第(2/3)页
对于知州的断言,在场的没有人反对,元达梓想反对,但是当着众大人的面,不好顶撞,尤其是李尚书还没有说话。
李尚书摇手道:“不要这样说,我收养他,不是图他报答的,只要他听话就好。”
知县说:“大人当然不图他报答,大人怎么会做那样的事呢?大人如此光明磊落的人,怎么会图他报答?”
知州又说:“我还听说这孩子不想跟大人去京城,可见他多么没有良心,多么不知好歹。”
知州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。
宋源明被弄得莫名其妙,不知道自己不去京城跟良心到底有多大的关系,只知道现在父亲没了,母亲也没了,连家也被海水冲毁了,自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孤儿。忽然来了一个大伯。要带他去京城,可是自己不想离开这里,只想找到父亲,为什么就没有良心了?
对于这个大伯,宋源明只有耳闻,不曾目睹,只有崇拜,没有怀疑,在他幼稚的心里,李尚书像神一样的存在,他不是人。
学堂里,除了悬挂着圣人,亚圣的画像之外,就是李尚书的画像,画像跟真人有些相像,但也有很大的区别,宋源明觉得画像看起来更加高冷,特别是眼神,凛冽得让人只打寒战,像两根冷冰冰的冰锥戳下来,叫人脊背生凉。
现实中,就在眼前,李尚书却是和蔼可亲的,特别是现在酒酣耳热之际,一双眼睛仁慈可滴。
李尚书笑容可掬地夹了一根油光可鉴的鸡腿放在宋源明的碗里,轻轻地努了努嘴,说:“吃吧,明明,多吃点,一会儿还要赶路呢。”
对于来自偶像的关怀,宋源明真是受宠若惊,激动不已,手脚不由地颤抖起来,眼里饱含感激地泪水,拿起筷子夹起那只肥大的,沉甸甸的鸡腿,想送进嘴里,谁知这个恩赐过于沉重,“啪”鸡腿掉在地上。
知州惊道:“你怎么把恩人给你的鸡腿扔了?这孩子怎么这样?这不是忘恩负义吗?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?”
宋源明还在惊慌失措之际,同时也给了知州许多措手不及,让他失望到了极点。
“我不是故意的。”宋源明抬头看着李尚书。
李尚书轻松一笑,伸手拍了拍知州,笑着说:“不就是一根鸡腿嘛,小孩子,不是故意的。”
知州说:“愈是小孩子,愈是要端正品行,常言道:玉不琢不成器,必须好好打磨打磨,我看这孩子在乡下野惯了,将来大人把他带到京城,说不定会给您惹出多大的麻烦呢。”
知县连忙赞同,道:“是啊,大人,俗话说:‘黄荆条,从小迂。’不能马虎呀,不要因为他是你义弟的骨肉,就放纵了,那说不定哪一天会毁坏您的清誉的。”
李尚书摇手道:“看你们说的什么话,李某与义弟不是同胞,胜过同胞,他的骨肉自然是我的骨肉,照顾他是我应尽的责任,我带他去京城就是要培养他成人。”
知州忙说:“李大人的心胸真是无人可比,实在令下官羞惭之至。”
知县说:“说的是,下官能出任李大人桑梓之小吏,确实荣幸,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,今天李大人又实实在在地给下官上了一课。”
李尚书笑道:“二位大人休要如此抬举李某,二位大人才是栋梁之才,只是一时遗珠蒙尘,李某此次回京,一定禀明圣上,拨草洗尘,再现珠光。”
知州,知县十分高兴,连忙说:“下官有幸结识大人,得入慧眼,真是三生有幸,若蒙不弃,情愿为门下走狗,给大人看家护院。”
李尚书笑道:“言重了,言重了。”
李尚书说罢,大笑,看着知州和知县。
第(2/3)页